她们的时刻 | 纽欧申医药申华琼:事业新角色,每一步都让现实更接近当初的期待_医疗_产经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医疗 >
 

她们的时刻 | 纽欧申医药申华琼:事业新角色,每一步都让现实更接近当初的期待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23-03-08 09:16:00
字号:

段静远/文

在经历了医生、教授、研发负责人与职业经理人的不同角色后,申华琼再以创业者的新角色出现在医药行业的公众视野,从头开始意味着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也要看清楚、想明白。

“现在我充满期待,心态比任何时候都更轻松,因为我们走的每一步都让现实更接近当初的期待。我走得很踏实,也许速度不是特别快,但我充满信心和底气”,谈起现在的新角色,申华琼显得很笃定。

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回望过去,申华琼谈到了她从求学到入行,再到职业生涯的每一次转折。

或许入行是申华琼接受了“命运打开的一扇门”,学医制药原本并不在她的人生规划中,但是,临床医生的经历让她逐渐意识到,医学不仅是一种“工匠式”的技能,也是一门学无止境的科学与学问。接触科研后她更加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就是临床与科研的结合。“走过漫长的道路,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在进入产业界,申华琼经历了跨国药企、国内的传统药企、初创的创新企业,谈到每一次转型似乎都是一次冒险,在交谈中,她很多次说到,“作为一个无名小辈、一位女性,能够在高手如云的公司展现自己独特的才能,那次,我可以更有信心地说‘I can do it’”、“我曾内心惴惴不安,但很多次也下定决心,舍得一身剐也要全力做好”。

带着对医药研发更深的观察和理解,申华琼决心回归自己最初的研发领域中枢神经系统(CNS)领域,但不同于当初仅仅需要专注于药物研发,创业者的身份则需要承担对学界、患者、投资人、合作伙伴不同的责任。

或许是身上带着川妹子的热情,申华琼谈到自己对待事物的热情似乎与生俱来,对热爱的事物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性和能量。

这场对话定在了周末,隔着时差,开始采访时已经是申华琼那边晚上时间9点,隔着屏幕依然能感受到她饱满的状态,申华琼说隔天她还要去纽约继续工作。

“我要兑现自己的承诺,这个过程充满艰苦和挑战,还有内心的搏斗,但基于内心的底气、信心和能量,事情就会水到渠成”,申华琼对财经网医药健康说道,“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把新药带给患者。在此过程中,我们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我相信我把公司建立起来,这会是一个充满生气、走得很远的公司。”

1

申华琼 

纽欧申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美国精神心理科执照医生,曾任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历任礼来研发部临床研究医师;惠氏制药医学总监;辉瑞制药全球资深总监、辉瑞制药中国临床研究负责人,首任恒瑞医药首席医学官;强生旗下杨森制药中国药物开发中心总负责、全球副总裁;天境生物研发总裁、首席执行官

周彤/整理

段静远/编辑

财经网医药健康我们看到您过去的经历,从最初计划学习计算机,到后来阴差阳错被医学院“选择”;再到后面考取了医师执照,又被国际糖尿病基金会专项研究基金“选中”,从而接触了科研工作。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您始终在顺应机会积极尝试?

申华琼我心里有“把事情做成”的总体目标,至于中间遇到怎样的机会、现实情况如何,我们很难左右外部环境,但可以更好的把握机遇和条件,所以我习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也让我体会到,如果无法把握当下,即便拥有宏大的理想、良好的机遇,也无法实现。所以我总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财经网医药健康这可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或是一个浪漫的命中注定的选择。在您踏入医药行业后,是哪个时刻让您产生了愿意在医药行业长期深耕的想法?

申华琼在医学院学习期间虽然比较枯燥,但在成为医生后,我近距离地与病人接触,自己是受到病人期待和尊重的,同时也收获了解决医学问题带来的愉悦。那时我发现,学医不仅是一门技能,还能为他人解除痛苦、带来美好,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不过,当时我并没有觉得自己能胜任,并将自己的一生交付于医学事业,直到在美国考取医生执照,回到临床去做精神科心理医生的时候,我才真正爱上医学。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培训获得了做医生的基本技能,摸索出一些规律,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增强。我也曾经因为害怕出错而胆怯,但系统性的训练给予了我扎实的技能和治疗的逻辑,这些都是我的底气。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医学不仅是一种“工匠式”的技能,也是一门学无止境的科学与学问。接触科研后我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就是临床与科研的结合。走过漫长的道路,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财经网医药健康后来您成功转型到医药产业界,任职于惠氏公司,您在当时往返于中国和海外,起到沟通国内外医药产业的“桥梁作用”。在当时国内医药行业创新环境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把海外的临床项目带回国内,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难?

申华琼当时我们已经看到国内的临床需求,很多国内医生也在开始在国外受训,在接触交流中,我们发现很多中国医生对于加入全球性的临床研发工作有强烈意愿。因此,我开始向当时供职的惠氏公司的上级领导推荐中国市场,让他们关注到中国市场的研发潜力和病例来源。当时我正在负责几个全球研发项目,一大挑战就是如何找到合适的病人。

在双方都有需求的情况下,作为出身中国医疗系统的研究者,我想自己需要起到桥梁作用。我向公司建议不要只看市场产出,更要考虑病人数量和潜在需求,中国市场是值得开发的。

其实我当时只是看到了双方需求,并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做,而现实成果也的确为我带来了很多荣誉。从这里开始,我更有信心地说“I can do it”。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无名小辈、一位女性,自己能够在高手如云的大公司展现自己独特的才能,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也让我对自己的领导力产生了更大信心。这是一个自我发现、激发潜能的过程。

财经网医药健康在您往返于海外与中国的过程中,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患者需求与医药环境不断进步,后来您也主动转型,进入国内的传统制药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您是否适应这种变化?

申华琼回到当时,我觉得自己要尝试新事物,抱着要做得更好的愿望,接受了挑战。

当我真正回到中国工作后,我发现自己有些“水土不服”,这让我十分着急。但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中国药企正在逐步发展起来,科学家和企业做新药研发的热情、恒心与投入让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是大家不能做成的。我接受了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的邀请,公司的诚意与热情让我决定尝试,我也向管理层表示:“给我两年时间,我不会让您后悔”。

当时我内心惴惴不安,但也下定决心,“舍得一身剐”也要全力做好。应对挑战的策略无非是,以实际成果体现自我才能,接受这次挑战也再一次证明了我自己。

财经网医药健康纵观您的职业经历,从跨国药企回到国内药企,而后进入biotech创业,可以说您对整个行业拥有相当全面的视角。您如何看待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差异?

申华琼:企业有其自身的基因,它的起源与基因样貌决定了它的性质。

我非常理解每一个药企,不能单纯用好坏评价其业务。比如仿制药有其增长空间和发展理由、创新药有其与生俱来的基因,这与企业的人员、所处的地域等多方因素有关。

事实上,我们如何看待不同类型的企业,反过来也能够让我们理解如何利用其各方面的强项。一个企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强项,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推翻一切、从头再来。我现在创业最大的体会是,在同样的领域,具备同样的知识、技术和人才,在不同时机不一定能得到同样的应用。所以企业能做的是分析自身强项,把控客观环境与当下的机会,抓住机遇创造价值,切忌闭门造车。

同时也要抓住时机,很多科学家在实验室发现了很好的靶点,但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一旦过时就失去了价值。此外,如果追求科研项目的至善至美,可能3-5年后创造出来的产品已不再适用。企业最终要交付业务,所以即使不完美也要抓紧推进项目,边做边纠正。

要以科学家的角度、企业家的眼光,找到适合企业的基因,它们都有创造价值、实现自身优势最大化的可能性。

财经网医药健康作为临床医生时,您集中关注患者需求和诊疗方案,而您从CEO转型为创业者,也需要考虑公司发展战略以及资本市场环境。在您角色转变过程中,您的心态和关注重心是否有所变化?

创立一家公司,一方面是团队的经验积淀足以达到向前推进的时机,另一方面也受到医药行业与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影响。您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创业?

申华琼保持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仅局限于某一个职业身份,视角将是有限的。

过去20年的经历让我能够以不同角色的眼光看待问题,并把不同视角的经验结合起来。我经常自问,自身经验是否足以支持我创业,能否支持我应对资本市场,与科学家、临床医生和药监局打交道。我认为自己现阶段是最好的时候,心态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自信。

现阶段,我不会只想着完成科研项目,而是会结合商业角度,考虑临床实际需求,把控其中的风险和收益。我们也需要让资本看到,投资有所收益,它的收益也正是病人的最终收益。这也是我喜欢这个职业的原因所在——既可以给别人带来健康,同时又能创造财富给投资人带来回报。

我清楚地记得去年年初在面对资本寒冬时,我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业计划,大家都为我感到担忧,而现在,他们欣喜地看到了计划的推进。

在资本寒冬下,我们更要考虑,现有的资金能让我持续生存多久,在生存期内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做长期创新的项目,把重要的资源配置到必须保证成功的项目上,再通过这些项目的进展为公司带来更多资金支持,让财富“滚雪球”。将所有视角结合在一起后,作为企业家,我在综合考虑商务计划的建设与执行。

我要兑现自己答应的承诺,包括对投资人、患者、合作伙伴,这个过程充满艰苦和挑战,还有内心的搏斗,但基于内心的底气、信心和能量,事情就会水到渠成。

也许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走下去,但一定有优秀的企业能存活并往前走。如果不在这个节点开始创业,我会错失良机。

财经网医药健康回到资本市场的角度,您的新公司刚刚收获了一轮融资。您也提到产品线要有不同的分层,区分可以尽快上市的项目与需要长期投入的项目。业内有一种担忧,药企会被资本推着走,资本会反过来指导产业的发展。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申华琼如果是资本自己孵化的企业,当然资本是有主动权的,但我希望专业人士越来越多,包括有专业背景的资本方。我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更加了解市场行情,很多专家也开始投身资本市场,他们作为对药物研发有较多经验的人,愿意与企业一同成长、不断沟通。

首先,要找到专业性强、能够长期一起成长的投资人。如果我们自身能做到不辜负期待,那么投资人也会乐于加入。其次,在合作前期,付出一定的沟通成本是有必要的,资方的目标是获得资本回报,所以我们需要加强沟通,用心告知对方我们的出发点和商业计划,在每个阶段都要与资本方沟通,让他们看到计划的进展与实现,他们就会更加拥护这个路线。

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互相理解,就可能导致科学家被资本“绑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沟通不畅的情况,但要尽量找到合适的投资人一起成长,尽可能让对方理解工作项目,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财经网医药健康在谈话中能够感受到您身上散发出充沛的热情,愿意投注全部的精力和资源去做成一件事情。您认为自己能保持热情的动力是什么?

申华琼我对待事物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对喜欢的东西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性和能量。在家人眼中,我也是充满活力、自我调节能力很强的人。年轻的时候我很爱运动,身体素质也不错。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很容易恢复能量,及时调整身心,以全新姿态去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财经网医药健康作为创业者,您现在的工作量非常饱满,在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您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

申华琼“switch quickly”是一句对我启发很大的话。如果待办事项很多,当我完成手里事情,一定会马上切换到另一件事情。我同样在会在繁忙的工作中见缝插针的休息,即使是一个短暂的周日或者半日,我都会想方设法地利用起来,它能支持我今后一段时间全身心的付出。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不会休息,那就不会工作。

同样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找到了平衡,比如我们近期成功完成了一个开放日,是为了能让员工之间相互认识和团结,也让大家获得真正的放松。团建并不意味着浪费时间,它带给身心的恢复是不可估量的。

财经网医药健康您对新公司有怎样的期待,是希望它不断发展壮大到上市,还是被优质的药企收购,亦或者是有突破性药品的上市?

申华琼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把新药带给患者。在此过程中,我们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至于公司能走多远,还有很多无法把控的因素,但我相信我能把公司建立起来,不管将来由谁接手,这都将是一个充满生气、走得很远的公司。

把新药研发作为我们的终极目标,管线布置实现风险与利益的平衡,一步步踏实的向前走,我希望公司能为大家创造一个平台,让人才队伍愉快地工作、创造财富,而我的责任是为他们做好后盾,这是非常有益的事情。未来公司可能会与其他公司合作,也可能是上市,但我认为关键在于初心不变。

凭借热情与能力,我相信我们能做成很多事情,可能是研发出创新的药物,也可能是搭建起一个合作的平台。未来充满可能性,但只要我们目标明确,不断努力,即使走错也可以纠偏,关键是不能闭门造车。

在现代社会中,想要自己一个人做成所有事情是无法成功的,一定要以广阔的胸怀,在行业中找到一同成长、相互帮助的人。现在,我在马不停蹄地与这个领域的专家、企业家沟通,希望能在行业生态圈中找到更多合作伙伴,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我认为这是人生价值的终极体现。

现在我充满期待,心态比任何时候都更轻松,因为我们走的每一步都让现实更接近当初的期待。我们走得很踏实,也许速度不是特别快,但我充满信心和底气。

财经网医药健康医药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女性领导者正在脱颖而出。无论是作为研发人员,还是产业界的领导者,女性的比例都在扩大。作为一位女性领导者,您有怎样的建议和期许?

申华琼:女性在社会中正获得更多的资源与能力,我希望女性走出自我限制,克服由自身或文化带来的不自信。

女性在人文关怀、横向思维、资源整合方面拥有的优势,都与作为领导者在药物研发中所需的管理能力相适配。所以女性不止要朝着既定的工作方向前进,还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才能找到成为领导者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很大程度上,女性还未完全实现自我价值,我们要更加具备前瞻性地完成具有挑战的事项,提升女性自身的高度。无论女性选择做什么,都不要给自己特定的限制,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带来更快乐的人生。女性拥有许多与生俱来的能力,但心态上还需更自信。女性提升自我,需要走得更远、站得更高,解放自身束缚以实现不受束缚。

【作者:段静远】 (编辑:段静远)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阅读

要闻

编辑推荐

  • 宏观
  • 证券
  • 金融
  • 产经
  • 汽车
  • 科技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