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巩兆恩
2025年1月9日,2024年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成绩单“出炉”,强劲表现为2024年车市正式画上句号。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63.5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增长8.7%。
乘联会方面表示,2024年12月车市开局表现强劲,随着年末临近,各企业发力冲击年度目标,汽车市场不断升温,在12月底截止的“两新”补贴(以旧换新、报废更新)对政策到期的车市带来一波强力拉动,一部分春节前购车需求也在12月提前释放。各因素叠加,共同促进12月购车需求较强释放。
至此,2024年乘用车市场数据正式揭榜,批发、生产、出口均创出年度历史新高,全年累计零售汽车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新能源车国内零售1089.9万辆,同比增长40.7%,高于2023年增速5个百分点,改变了增速逐步回落的前期规律;年度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逼近50%大关,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年度份额突破60%,较2023年增长9个百分点,实现全面领先;乘用车出口达到480万辆,同比增长25%,创下年度历史新高;贯穿了几年的“价格战”在2024年有所趋稳,8~12月降价促销明显少于2~4月的频次,四季度的车市促销保持平稳水平。
2024年全国车市走势呈现U型增长态势,下半年的“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力度超强,拉动销量日益突出。乘联会预计,2025年的“以旧换新”基本保持2024年的补贴力度,国内车市零售将突破234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提升至57%。
自主新能源加速“出海”
2024全年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但较2017年峰值时仍有近百万辆的差距,乘联会预计2025年仍有促消费的巨大潜力。聚焦新能源领域,2024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089.9万辆,全年渗透率达47.6%,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主要增量仍由自主品牌贡献,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下,燃油车市场走低,对电动车业务投入更多资源的中国品牌的市占率持续攀升,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61%,相对于2023年同期增加8.6个百分点;而转型步伐缓慢的合资品牌份额则在2024年持续缩水,传统豪华车市场零售份额回落也较为明显。
燃油车向新能源市场的过渡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
自主品牌所获得的明显增量,也主要来源于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尤其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自主乘用车高端化突破明显;反观合资品牌,则在燃油车市场逐步收缩的情况下,持续低迷。
以12月为例,在当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1.3%;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9%;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8%。
乘联会方面指出,自主品牌的全面领先,反映出2024年自主品牌从产品力到渠道管理上的模式创新,继续得到用户支持和认可。
在新能源领域中,2024年插混车型和增程车型的增长态势远高于纯电动车型。2024年,狭义插混批发销量为391万辆,同比增长84.8%;增程式批发销量117.9万辆,同比增长70.9%。相较而言,2024年纯电动汽车累计批发销量为709.5万辆,同比仅增长15.9%。
增速差异背后,是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格局面临着纯电、狭义插混和增程三种不同技术路径的重塑。在全年的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狭义插混、增程的占比分别为58%、32%、10%,而2023年三者占比分别为69%、23%、8%。
电动化技术路线格局重塑中,一部分纯电份额正在让路给电混市场。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也倾向于采用“多线并举”的策略,让市场基本盘持续扩大。
出口方面,2024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2023年强势增长特征,乘用车累计出口479.1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9.0万辆,同比增长24.3%。
“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品牌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乘联会指出,从自主品牌出口的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监控看,A0级电动车是自主出口绝对主力,近期受到相应的针对性加税措施,这也体现了小微型电动车是世界电动车的竞争核心。为此,急需引导电动车发展小型化的财税政策和C7驾照等配套政策,鼓励小微型电动车发展,这样才能让中国电动车可持续走向世界。
同时,作为与纯电动零碳车型对应的燃油车大类,在海外燃油车市场竞争中,自主插混车型依托低油耗、长续航的优势,海外市场分流燃油车的表现日益突出。
2024年全面收官,车市好成绩离不开自主品牌、新能源和出海三大关键抓手。
不过,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上述几大关键增长动能,2025年也各自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目前,新能源汽车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单车批量大幅增大,单车成本明显下降,而且头部的竞争格局仍未稳定。因此,在这种高增长的市场中,原本2024年逐步趋稳的“价格战”,将在2025年延续,并且将极其猛烈。就海外市场而言,目前欧洲市场面临较大关税压力,俄罗斯市场或将面临负增长,因此2025年我国汽车出口预计增长10%,纯电动汽车出口或为零增长。如何应对区域政策限制,或许还是2025年车企“出海”需要解答的重要问题。
“两新”政策提振2025年车市
2025年“接棒”,大部分主流车企已经在新年第一天发布国补“兜底”、新春礼包等权益,吹响新一轮“价格战”的号角,渴望在2025年迎来“开门红”。
2025年1月共有19个工作日,比2024年1月和2024年12月均少3天,汽车行业春节前一般都会提早休假,因此1月的有效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短促。外部经济环境和季节性需求对车市影响较大,尤其是春节因素的影响,导致1月车市波动较大。
乘联会分析指出,目前中国乘用车千人保有量低的省份仍然较多,尤其是湖南、贵州、江西、甘肃等地,都是潜力较大的增量市场。随着建筑业用工减少和制造业、服务业用工增加,返乡较晚群体的购车量会较大。国内车市消费还是以农历春节前消费为主,也就是春节时间的早与晚,对消费影响特别大。
而2025年的春节较早,在1月底就会来临,外部环境变化对年初车市的不利影响加深。
同时,2024年促进汽车消费的国家报废更新和各地“以旧换新”政策取得超预期的良好效果,尤其是四季度的乘用车零售增速达到14%的超强水平,部分消费者赶在年末抓紧换车,这也会对2025年年初车市带来一定的影响。用户提前消费,加之目前处于政策的过渡期,消费者观望新政策的期待偏高,形成1月初零售走势较弱。
按以往情况来看,前一年的12月和下一年的1月,也通常是车企的销量高峰与低谷。2024年12月超预期收官后,如何保住1月份的市场成为关键。
除了车企在促销政策上加大马力,为消费者“兜底”,年初已有山西、湖北、海南等多个省市的区域性的“两新”政策出台,继续支撑新车市场保持活跃。
乘联会预计,结合当前市场部分企业仍有相当规模的订单处于待交付状态,双向对冲下预计1月的同比销量下滑幅度不会超过20%。
2025年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宣布针对汽车领域,2025年要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与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其中,部分“国四”排放车型被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同时享受报废更新补贴的新能源乘用车车龄“年轻”了8个月。
“此举必定接续推动国内汽车消费的增长,为1月汽车销售推波加力。”乘联会分析指出。
2024年车市的热潮,离不开下半年“两新”政策的有力拉动。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两新”政策激发消费活力,效果明显。2024年,全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超过6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从6月开始,连续7个月超过50%,全年国内零售量达1100万辆。
乘联会方面预计,“两新”政策延续至2025年,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的总体补贴资金的需求或超过2000亿元,这将远超历史补贴峰值,因此规范各地“以旧换新”补贴上限的意义很大。目前按2024年的政策基本延续的测算基础,判断2025年国内车市零售2340万辆,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增长20%,渗透率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