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行业的流量高地,现下多半指向“黄油年糕”这一品类池。
在4月初走进北京一泸溪河门店,黄油年糕的主角光环似乎比店内招牌桃酥更盛一些,入口正中央与左侧展示台皆是堆叠摆放的盒装款该产品,同时,黄油年糕的香气还来自更多地方,譬如后方透明橱柜上——这些黄油年糕刚刚出炉、等待从盘中被收进方盒;而一旁排队结账的顾客,也在试吃后,将包装好的这一产品放入托盘。这之中,既有被吸引“买来尝尝”的,也有向周围人种草“冷热都好吃”的老主顾。
图片来源:品牌公众号
这款呈现圆滚滚栗子造型的现烤糕点也并未辜负泸溪河在店内为其打造的“排面”。在新版手提袋上,泸溪河在黄油年糕对半拉丝的图片旁印刷有“上市52天 热销超3000万个”的显眼红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品类掀起的热潮不单单出现在泸溪河,好利来、鲍师傅、读酥世家、东更道等烘焙品牌也是黄油年糕成为现象级单品的托举者。
以配料所采用的黄油品质、口感上外壳酥脆焦香与内里软糯金黄为卖点,按照一盒6枚计算,定价集中在9.9元至20元之间的黄油年糕已是不少烘焙品牌的“标配”。年初至今,该品类销量捷报也从各家频频传来:热气饼店在2月底于小红书发帖称品牌与奶龙联名款热气黄油年糕累计销量突破185万枚;东更道点心行、汪保来糕点相继于3月下旬表示,黄油年糕上市以来已卖出1000万个、近900万个。
图片来源:品牌小红书账号
线下销量突破,黄油年糕也在线上社交平台加深市场渗透。以“黄油年糕”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小红书笔记量突破9万篇,抖音上单品类话题则有3.9亿次播放量,当中部分黄油年糕做法等相关推文点赞量近万。此外,附带品牌的“泸溪河黄油年糕”、“鲍师傅黄油年糕”、“詹记黄油年糕”在抖音话题播放量也分别达3259.5万次、932.7万次、268.9万次。可在现有销量与话题度基数之上,黄油年糕也同步接受着产品周期性考验,基于此背景,黄油年糕品类背后的细化创新趋势近期愈发明显。
口味创新方面,泸溪河在芝士味后再推出“大咖黄油年糕”,相较其他款,含有特调咖啡风味内陷的新品在部分区域先行上市;东更道点心行发布15元5个芋泥馅、红豆馅新创黄油年糕;读酥世家、汪保来糕点的黄油年糕新口味分别为咸蛋黄味、龙井味;墨茉点心局也转入杨枝甘露味、鲜芋味研发;另有鲍师傅、广莲申在小红书评论区征集用户对于新口味猜想。
图片来源:品牌小红书账号
除此之外,品种上进一步延伸也进一步打开了黄油年糕的形态空间,例如热气饼店推出芋泥黄油年糕挞,并宣布在190+门店全面上市。
编写黄油年糕与消费者新对话的幕后字符,则主要由地域文化、品牌特色、时令属性等构成。以墨茉点心局为例,据品牌负责人介绍,新上线芋泥口味黄油年糕是因为鲜芋系列是品牌的主打,产品采用了湖南本土食材,即湖南江永的香芋,品牌想通过点心让更多的人知晓湖南也有好吃的芋头;选择杨枝甘露口味主要是考虑到在夏天食用口感会更清爽一些,而且之前推出的杨枝甘露冰淇淋麻薯也是品牌的主打产品,比较有记忆点,后续可能还会再做创新。
从经典款到创新款,黄油年糕正用口味与形态续集完成着用户心智强化,但热潮总会与新鲜度挂钩,就像继肉松小贝、核桃马里奥之后,黄油年糕再度成为烘焙行业的流量密码。而这份流量能否沉淀进喜新厌旧的用户日常消费习惯中,还需用时间证明。
编辑/王璨、林辰
(综合自泸溪河、墨茉点心局、热气饼店、东更道点心行、汪保来糕点、读酥世家、小红书、抖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