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海已成消费品牌的必选项,关于海外业务的讨论重心,也从“物”维度的产品、渠道铺设技巧,转向“人”这一范畴的用户群体锚定与团队组织搭建。
且无论是刚以轻量化姿态踏入海外市场的新锐品牌,还是连续多年在海外寻觅投资标的的行业巨头,都已达成共识——只有进入当地主流市场才能定义为出海成功。而成功的首要步骤,便是建立拥有文化同理心、包容不同背景人才发挥的团队。
毕竟,生命周期更长的品牌,需要几代人努力。处于出海前期的团队,当心态归零,更别把业绩压力转移至出海短期目标上。
“出海业务有草本生意,也有木本生意。草本生意指做生意像种蔬菜一样,今天播下去,过几个月就有收成,但这不长久,收了一茬明年还要继续种。如果是种果树,一个果园种下去,或许要等5年成树,8年结果。可一旦开始结果,每年都有收成,不必再种。”一家刚启动出海业务半年的新秀企业直言,“我们要做种果树的生意,而不是种蔬菜。”
新锐食饮出海初涉:抱团合作,先共同做大品类市场
对不少刚起步海外业务的品牌而言,友商之间的相互追赶,是行业共同探索出海路的参照物。
于国内陷入加密“巷战”的现制茶饮,便将战线一齐拉至海外。近期,霸王茶姬美国首店在洛杉矶正式开业,毗邻海底捞、泡泡玛特。三家热门品牌均吸引大批顾客排队。据悉,一杯伯牙绝弦定价4.95美元到5.75美元之间,白桃乌龙售价3.95美元到4.95美元之间。
同一时段,以轻奢风设计+鲜奶茶出圈的茉莉奶白,于洛杉矶首店也正式营业。单杯价格从4.59美元到7.75美元不等。另有用户发现,洛杉矶Brea Mall商场的一楼和二楼分别围挡起霸王茶姬和喜茶的待开铺位。乐乐茶在洛杉矶罗兰岗和纽约曼岛中城相继布局的新店,也即将开幕。
新茶饮的选址抱团,在美国东海岸更明显。近期,奈雪的茶和沪上阿姨的美国首店于纽约法拉盛王子街装修围挡。该条街附近还有喜茶、茉莉奶白、快乐柠檬、一芳等30多家茶饮门店,当中部分店铺的月租金喊价高达5万美元/月。
出海如火如荼之时,也有部分现制茶饮在英国、澳大利亚的店铺由于选址失误、内部管理矛盾等问题,接连闭店。
“出海不要把‘品类’当市场,比如一做奶茶出海就只研究奶茶、柠檬茶这些品类。”正在美国装修第一家店,并选址第二家和第三家店位置的柠季创始人汪洁认为,在海外市场,奶茶可能只是一个小众选择。“当用户购买一杯饮品,为了解渴、提神和社交,而不只因为这是一杯奶茶,你的竞争对手或许还有星巴克、Jamba Juice。”
“Fly By Jing的愿景,是希望四川辣酱像番茄酱一样,成为美国用户常用的酱料。”在FBIF2025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高婧一展自己的雄心。
刚刚成立六年的四川辣酱品牌Fly By Jing,品牌名称源于成都“苍蝇小馆”和创始人高婧名字的结合。虽然品牌称谓有谦词,但自2021年开始入驻线下零售渠道后,Fly By Jing如今已进入美国1.2万家线下门店。且借助线上口碑传播,辣酱的食用场景成功突破了传统的川菜配料,还与披萨、沙拉、冰淇淋搭配。
其透露,去年在TikTok上有一位著名网红Logen,将Fly By Jing的辣椒酱放黄瓜沙拉里。受其带动,视频最火的那几个月,品牌在沃尔玛、Target的销售翻了三番。
“我们并未向Logen付费发帖,纯粹是Logen本身非常喜欢有机食品。其实Fly By Jing最开始的三年,一直都没预算支付广告,只靠自己原生内容打造。毕竟在短视频平台上,美食的视觉刺激是很能吸引注意力,并快速流行的。”高婧指出,消费品牌在美国触及线上消费者的成本其实非常高。虽然自己当前75%的业务来自线下,但由于运输重量问题,辣酱的物流成本颇为高昂。
创业从不只有运气加持。回顾辣味品类开拓,高婧提到,品牌曾有一段麻辣粉的失败经历。“麻辣粉需要烹饪环节配合,可很多美国用户不太喜欢烹饪,而喜欢直接添加。所以麻辣粉卖的没这么好,我们最后把它停掉。”
据悉,Fly By Jing还尝试过放辣椒粉的薯片、放辣椒酱的冷冻食品,甚至和冰淇淋店合作,以此体现辣酱的多功能性。
“我们还自己生产面条。”从调味品跳跃到主食的决策,源于高婧观察到,在美国超市的货架上,亚洲食品往往都被归到一类。“所有亚洲产品往往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展示柜里,可能只有36英寸。买十几美元辣椒酱和2.5美元一包面条的是同一批人。那要想赢得买面条的用户,比赢得买冷冻饺子的人要容易的多。”
海外业务找到同行者,是不少企业出海时的起点。自述今年海外业务重点是中国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的叮咚买菜,将出海产品聚焦在3R产品上。“比如一些冷冻的预制产品,包括米面、豆制品等的购买者是华人。那我们主要卖的就是以华人为主的地方。”叮咚买菜副总裁杨劭铭介绍,生鲜由于运输的限制,主要卖周边地区,即中国港澳、东南亚等地。
考虑到出海地原先已有的平台服务,新入场者的角色是合作方还是挑战方,是为焦点。
“叮咚买菜跟海外KA的合作不是买卖关系。我们提供的是生鲜和食品的解决方案,包括前置仓模式和数字化供应体系。”杨劭铭谈到,叮咚不会去香港做前置仓,也不会去那边开店。“这件事交给DFI去做,这是他现有的优势。我们把双方各自的优势拿出来强强联合,而不是他抢我的市场,我抢他的市场。”
据悉,叮咚买菜跟DFI的合作自4月9日在香港上线后,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卖出超10万公斤的蔬菜。“我们在基地直采货源,因为华南本身有业务基础,所以备货在深圳。每天收取DFI的订单,早晨打包、分拣、清洗、称重,把毛菜变成一包包净菜,放到货车上通关,从深圳运到香港的DFI大仓,再分拣分流运送到各门店。”杨劭铭透露,此番合作模式下,一包300克的蔬菜,只要5港币左右。相比香港其他渠道相似产品10港币的均价,有显著价格优势。
龙头出海心态归零:建立拥有文化同理心的团队,别让海外短期业务背负业绩压力
出海业务的划桨者,除却一批新人,还有不少在大赛道积累了足够行业地位的龙头企业。对后者而言,秉持归零心态,不遵从路径依赖,也不把海外业务作为短期业绩的寄托,是一个更难扭转的观念。
“刚布局印尼市场时,我们满怀期待的将国内备受欢迎的绿豆、山楂、老酸奶口味冰淇淋推向印尼市场,然而这些口味在当地商超几乎无人问津。”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回忆。团队随后找到本地儿童调研,发现印尼小朋友对巧克力和咖啡口味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针对当地口味研发一款巧克力味冰淇淋。现如今伊利旗下的冰淇淋不仅风靡印尼,还从印尼出口至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沙特、坦桑尼亚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
公开资料显示,印尼是伊利作为拓展东南亚市场的首站。2018年,伊利发布Joyday冰淇淋品牌正式进入印尼市场。2021年,伊利在东南亚的首个自建工厂选址印尼,为当地直接和间接创造50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本地员工占比超95%。
跨国团队的融合不是一件容易事。徐克谈起伊利刚进入印尼市场时,团队将一次重要项目推进会定在周五。彼时会议刚进行到一半,当地员工突然纷纷起身一言不发地离开。“管理层一头雾水,后来同事解释才知道,那个周五是印尼的重要祈祷日。不管你开不开会,特定时间得去祈祷。”
“东鹏的出海用人策略始终在调整。最早我们出海希望招当地人,比如在越南市场,包括总经理都是越南本地人。可连续三个月发现不合适,我们开启大调整——前期核心岗位启动大量中国本土员工外派,与出海地的员工一起配合工作。”谈及近两年的海外业务组织搭建,东鹏饮料集团副总裁胡亚军认为,出海第一战略是人才战略,第二则谈本土化产品战略,第三再谈渠道战略。前三个都达到一定高度后才可谈品牌战略。
“东鹏在越南的销售公司,去年规模只有几个人,今年规模已经接近50人。目前当地的中外员工比例约为1:6。我们在马来西亚的合资公司,也差不多也有接近20人的团队,下半年还会在印尼建立销售公司,在美国也搭建销售团队。”胡亚军透露,“东鹏已官宣在雅加达附近投资2亿美金启动印尼供应链,美国市场也会慎重地思考和评估。整体上在海外一些地方,东鹏走过了从0到1的启动阶段。”
“我可以接受在从0到1的海外步伐里犯错,但不能接受不作为。”胡亚军强调,出海放眼一望机会很多,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更多的国家里找机会。可国产饮料过去出海没有几个成功案例,有饮料属于客单价较低,且是重货受制于供应链的影响。
据了解,元气森林在向美国市场运输铝罐装饮料时,曾在国内测试模拟漫长海运可能遭遇磕碰、暴力运输环境。包括从一两米的高度、不同角度狂摔十几二十次。并依据相关经验调整海运时的打包、码箱方式,以期降低损耗率。
同做无糖茶,体量已达4亿瓶的果子熟了,则选择先将品牌声量传播至海外。“去年杨紫成为果子熟了的代言人时,还有不少人不知道我们。而现在,果子熟了已成为无糖茶品类中市占前四的产品。”果子熟了联合创始人陈淼演讲谈到,近期杨紫升级成果子熟了的全球品牌代言人,果子熟了便在纽约、巴黎、悉尼、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全球16所城市中点亮大屏。而粉丝通过在社交平台发布大屏打卡同框的祝福,来获得周边产品,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将商品转化为社交货币的效果。
“要成为百亿级、生命周期更长的品牌,需要几代人努力。” 胡亚军坦言,出海前期不要把期望值摆得太高,不能把业绩压力寄望在出海短期目标上。
“我最近跟一位日本做华人渠道的从业者聊天,他说自己在日本销售的一款产品,大约每个月能卖400万人民币。可最近该品牌突然找他帮忙,说品牌在海外的另一个区域市场出问题了,希望在日本的月销售额能达到2000万。想想看,短期内从400万到2000万,天文数字不可能的。”胡亚军提醒,消费品出海的心态必须归零。“无论你在国内站的多高,走出去就得从零起步。过去挺着腰杆仰头说话的,如今需蹲下来交流——只有进入到当地的主流市场,才能被定义为出海成功。而不是光卖给当地华人,那只是消费者的转移。”
进入出海地本地市场依靠的必定不只是本土化改造的产品,更是熟悉、理解当地运转模式的团队。而作为出海业务的另一种较重的形式,跨国并购带来的团队整合挑战更加耐人寻味。
“十几年前有一个欧洲跨国公司的CEO找到我,说希望我们把他们收购。还说只要我们来收购,保证我们比别的人出价低15%。”厚生投资创始合伙人王航回忆,彼时对方给出的理由是,如果是一家西方企业收购,双方讲同样的语言,非常了解企业,又有很强的管理团队,会把自己替代。但如果是中国企业,可能还没准备好,一定还要用他。“十多前的我反而被这句话吓着了,没敢做这样的并购。”
王航感慨,“中国有句老话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不是贬义词,在不同的文化传统、经济环境里,思维方式会有很大不同,价值观也不会平进平出的。但总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比如一个企业要有愿景,每个人都追求成就感。而愿景和成就感都应该尊重。这种认知基础在于一个人的心胸开放。”
王航认为,过去十多年的并购历程,其实是不断对自己进行文化拷问的过程。“别说跨国收购了,在中国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地区的并购,也有软门槛。”
收购过上百家酒厂的华润啤酒,便经历过不同企业文化融合的挑战。据华润啤酒总裁赵春武介绍,雪花最初在广东合并金威时信心满满。“我们成功的整合了很多家啤酒企业,所以一开始觉得没压力,但实际上两家企业差异特别大。”
“华润是崇尚制度、流程管理的公司,但金威崇尚个人单打独斗——往往是公司给业务员一个底价和一片市场。员工爱怎么干怎么干,做成了就是英雄,这也是金威在广东市场非常成功的原因。”赵春武回忆,当时并购后,华润希望用流程、制度改造金威。可金威的原有员工、客户、经销商都不适应。而且到底是用雪花还是金威品牌,团队自己也摇摆不定。这些不适应叠加,让整合的过程异常艰难。
“但正因为在金威并购过程中,狠狠的摔了一跤,我们并购喜力中国业务,从谈判阶段就制定了很详细的融合方案。”赵春武透露,华润雪花当时约定,喜力中国业务原有架构都不动,但会从雪花派人来制定一项三年融合时间表。“包括什么时候相关部门融入到区域营销中心,销售人员该有的位置,都商谈好。如此一来,喜力原有的团队和经销商和大家都有了统一认可的目标。”
“并购不要用钱留住管理层,如果他们是为了钱留下来,就不要去做并购了。” 6E Capital联合创始人,中国飞鹤非执行董事Mac EI-Omari指出,能够把人才留下来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拥有同样的愿景和使命感。
王航对此也有相似的观点。其提到,团队几年前在美国收购一家企业,企业管理团队已进入第二代,所拥有的客户都非常有名,完全有把生意做得更大的条件。因此收购后最重要的动作便是扩产。
“当时我们一起讨论,下一个工厂应该建在哪里?我很期待管理层在地图上从东岸指到西岸。因为客户肯定是希望供应链能够服务美国全境。可结果是,团队说工厂建在旁边就好,因为团队成员的家都住在这里,他们很难飞到另一侧。这让我非常失望。”
王航直言,尊重人绝对不是迁就人,最值得尊重的,是那些能够承担信托责任的人。尤其是隔山隔海的投资,找到值得信托的人显得更加重要。
“如何让人才留下来是很复杂的一件事。有些人关心收入,有些人考虑成长,大家各自诉求不一样。况且不同舞台上定义人才的尺度也是不同的——在金威干的好的人,可以单打独斗开辟一个市场。但到我们这让用OA汇报、风险可控,他也许不会操作,就不能称为人才。可如果把被收购方的员工逼走,我收购一个壳子干什么?这是悖论。”赵春武坦言,一家企业的董事会、CEO,需要能容忍,甚至有意识的建立多元化并存的企业文化。
“你需要有文化同理心。公司里既有风险偏好又有安全偏好,有能干能斗的,也有安全守成的。让不同人才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机会。”
将欧美市场作为出海重心之一的喜茶,便于面向欧美地区的高级HRBP经理岗位职责中写道,“解决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促进公司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与融合。”
这是消费品牌本轮出海热潮中,已然浮现的终极命题。
林辰/文
徐楠/编辑